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车指南 学车指南

道路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最新_道路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最新修订

zmhk 2024-05-16 人已围观

简介道路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最新_道路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最新修订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道路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最新”方面的经验。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

道路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最新_道路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最新修订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道路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最新”方面的经验。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1.道路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2.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是什么

3.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2022

4.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具体是怎样的

5.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全文

6.最新交通事故处理规定是怎样的

道路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最新_道路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最新修订

道路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道路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如下:

       1、保护现场和人员安全,在发生道路事故后,首先需要确保现场的安全,尽量将车辆移至安全地点,并采取必要措施避免二次事故发生。同时,应检查并提供必要的急救和救援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

       2、联系交通警察或相关部门,尽快联系当地交通警察或相关部门,报告事故发生情况,并提供准确的事故信息,如事故地点、时间、参与方信息等;

       3、 获取证据和证人,尽量收集事故现场的证据,如照片、视频、事故笔录等。同时,获取可能的证人联系信息,以备后续调查和处理使用;

       4、填写事故报告,根据当地法律规定,在事故发生后一定时间内,参与方需要填写事故报告或交通事故认定书,并提交给相关部门;

       5、 协商解决或报案处理,根据当地法律规定,在事故发生后,参与方可以选择协商解决或报案处理。协商解决可以通过交换保险信息、协商赔偿等方式进行。报案处理则是将事故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6、 保险理赔和法律程序,如果涉及保险索赔,参与方需要及时联系自己的保险公司,并按照保险公司的要求提供相关证据和文件。如果涉及法律程序,可能需要寻求法律咨询并按照当地法律程序进行处理。

       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

       1、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或者驾驶的机动车与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不符的;

       2、驾驶人有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嫌疑的;

       3、驾驶人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嫌疑的;

       4、机动车无号牌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号牌的;

       5、当事人不能自行移动车辆的;

       6、一方当事人离开现场的;

       7、有证据证明事故是由一方故意造成的。

       综上所述,道路事故处理程序的一般规定包括保护现场和人员安全、联系交通警察或相关部门、获取证据和证人、填写事故报告、协商解决或报案处理、保险理赔和法律程序等。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三条

       发生死亡事故、伤人事故的,或者发生财产损失事故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

       (一)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或者驾驶的机动车与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不符的;

       (二)驾驶人有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嫌疑的;

       (三)驾驶人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嫌疑的;

       (四)机动车无号牌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号牌的;

       (五)当事人不能自行移动车辆的;

       (六)一方当事人离开现场的;

       (七)有证据证明事故是由一方故意造成的。

       驾驶人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立即组织车上人员疏散到路外安全地点,避免发生次生事故。驾驶人已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或者受伤无法行动的,车上其他人员应当自行组织疏散。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是什么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如下:

       1、第一时间报案:发生交通事故后要及时拨打122报警电话,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到当事人或其他人的报案之后按照管辖范围予以立案。

       2、现场处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受理案件后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察现场、收集证据。

       3、责任认定:在查清交通事故事实的基础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作用大小等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做出认定。

相关资料

       (1)必须是车辆造成的。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没有车辆就不能构成交通事故,例如行人与行人在行进中发生碰撞的就不构成交通事故。

       (2)是在道路上发生的。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3)在运动中发生。是指车辆在行驶或停放过程中发生的事件,若车辆处于完全停止状态,行人主动去碰撞车辆或乘车人上下车的过程中发生的挤、摔、伤亡的事故,则不属于交通事故。

       (4)有事态发生。是指有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其中的一种现象发生。

       (5)造成事态的原因是人为的。是指发生事态是由于事故当事者(肇事者)的过错或者意外行为所致。如果是由于人无法抗拒的各种自然灾害造成,均不属于交通事故。

       (6)必须有损害后果的发生。损害后果仅指直接的损害后果,且是物质损失,包括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2022

       法律分析:

       为进一步规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公安部近日修订发布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46号),于2018年5月1日起施行。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事故处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事关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修订《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目的,就是要积极回应群众对依法、公正、高效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的新期待、新要求,不断推进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规范化,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对比修订前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新规定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便民利民、公平效率、严格规范、公开透明的要求,对交通事故处理的多项制度进行调整完善,出台了四个方面15项新措施。

       在完善事故复核程序、畅通法定救济渠道方面,出台了四项制度措施。一是放宽了当事人对事故认定不服申请复核的范围,将交通事故证明、适用简易程序事故认定以及路外事故认定三类情形均纳入复核申请范围,实现事故办案监督和群众依法申诉渠道的全覆盖。二是为了给当事人申请复核提供更大便利,在原有规定向上级公安交管部门提出复核申请的基础上,新增可以直接向原办案单位提出复核申请的规定,让群众少跑腿。三是在事故责任复核环节,新增可以设立复核委员会的规定,广泛吸收行业代表、社会专家学者等人员参与,提高事故认定的公众参与度和公开透明度,促进公正公平办案。四是取消交通事故进入司法程序不予复核的规定,并要求公安交管部门受理复核申请后,要将受理情况和复核结论告知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减少司法成本,更好地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在规范事故处理收费、减轻群众负担方面,出台了四项制度措施。一是对因扣留事故车辆产生的停车费用,明确由作出扣留决定的公安交管部门承担,不得向当事人收取;但公安交管部门通知当事人领取,当事人逾期未领取产生的费用除外。二是对需要进行事故检验、鉴定的,规定检验、鉴定费用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承担,不得向群众收取。三是严禁公安交管部门指定停车场停放扣留的事故车辆,防止违规收费和勾连牟利等问题。四是除依法扣留车辆的情形外,赋予事故当事人自行联系施救单位拖移车辆的选择权,只有在当事人无法及时移动车辆且影响通行和安全的情况下,交通警察方可通知具有资质的施救单位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条 为了规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保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履行职责,保护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便民、效率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第三条 道路交通事故分为财产损失事故、伤人事故和死亡事故。财产损失事故是指造成财产损失,尚未造成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伤人事故是指造成人员受伤,尚未造成人员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具体是怎样的

2022年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如下:

       1、受理报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到当事人或其他人的报案之后,按照管辖范围予以立案。

       2、现场处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受理案件后,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现场,收集证据。

       3、责任认定。在查清交通事故事实的基础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作用大小等,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作出认定。

       4、裁决处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依据有关规定,对肇事责任人予以警告、罚款、吊扣、吊销驾驶证或拘留的处罚。

       5、损害赔偿调解。对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的赔偿,按照有关规定和赔偿标准,根据事故责任划分相应的赔偿比例,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双方同意达成协议,由事故调解人员制作并发给损害赔偿调解书。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具体是: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四条,道路交通事故由发生地的县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未设立县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由设区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

       第五条,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在两个以上管辖区域的,由事故起始点所在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

       对管辖权有争议的,由共同的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管辖。指定管辖前,最先发现或者最先接到报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先行救助受伤人员,进行现场前期处理。

       第六条,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处理下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道路交通事故,或者指定下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限时将案件移送其他下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

       案件管辖发生转移的,处理时限从移送案件之日起计算。

       百万购车补贴

最新交通事故处理规定是怎样的

规定如下:

       第一条为了规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保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履行职责,保护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应当遵循公正、公开、便民、效率的原则。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是什么

       《道路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三条,道路 交通事故 分为财产损失事故、伤人事故和死亡事故。 财产损失事故是指造成财产损失,尚未造成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 伤人事故是指造成人员受伤,尚未造成人员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 死亡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 第四条,道路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应当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 财产损失事故可以由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但法律 法规 及本规定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五条,交通警察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可以处理适用简易程序的道路交通事故。 处理伤人事故,应当由具有道路 交通事故处理 初级以上资格的交通警察主办。 处理死亡事故,应当由具有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级以上资格的交通警察主办。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答:

       一、处理程序

       (一)当事人自行对交通事故的处理

       对下列交通事故,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1、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

       2、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者行人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基本事实及成因清楚的。

       

       当事人自行协商达成协议的,填写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协议书,并共同签名。损害赔偿协议书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当事人姓名、机动车驾驶证号、****、机动车种类和号牌、保险凭证号、事故形态、碰撞部位、赔偿责任等内容。

       (二)交通警察适用简易程序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

       1、处理事故的人员

       适用简易程序的,可以由一名交通警察处理。

       2、现场处置

       交通警察适用简易程序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时,应当在固定现场证据后,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恢复交通。拒不撤离现场的,予以强制撤离;对当事人不能自行移动车辆的,交通警察应当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

       3、交通事故认定

       撤离现场后,交通警察应当根据现场固定的证据和当事人、证人叙述等,认定并记录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当事人姓名、机动车驾驶证号、****、机动车种类和号牌、保险凭证号、交通事故形态、碰撞部位等,并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由当事人签名。

       4、赔偿调解

       当事人共同请求调解的,交通警察应当当场进行调解,并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记录调解结果,由当事人签名,交付当事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调解,交通警察可以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载明有关情况后,将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付当事人:

       (1)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

       (2)当事人拒绝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签名的;

       (3)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

       二、处理步骤

       1、受理报案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到当事人或其他人的报案之后,按照管辖范围予以立案。

       2、现场处理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受理案件后,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现场,收集证据。

       3、责任认定

       在查清交通事故事实的基础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作用大小等,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作出认定。

       4、裁决处罚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依据有关规定,对肇事责任人予以警告、罚款、吊扣、吊销驾驶证或拘留的处罚。

       5、损害赔偿调解

       对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的赔偿,按照有关规定和赔偿标准,根据事故责任划分相应的赔偿比例,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双方同意达成协议,由事故调解人员制作并发给损害赔偿调解书。

       6、向法院起诉

       如双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调解无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终止调解,并发给调解终结书,由当事双方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四条 道路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应当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

       财产损失事故可以由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但法律法规及本规定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三条 发生死亡事故、伤人事故的,或者发生财产损失事故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

       (一)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或者驾驶的机动车与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不符的;

       (二)驾驶人有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嫌疑的;

       (三)驾驶人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嫌疑的;

       (四)机动车无号牌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号牌的;

       (五)当事人不能自行移动车辆的;

       (六)一方当事人离开现场的;

       (七)有证据证明事故是由一方故意造成的。

       驾驶人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立即组织车上人员疏散到路外安全地点,避免发生次生事故。驾驶人已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或者受伤无法行动的,车上其他人员应当自行组织疏散。

       第十六条 公安机关及其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警的,应当受理,制作受案登记表并记录下列内容:

       (一)报警方式、时间,报警人姓名、****,电话报警的,还应当记录报警电话;

       (二)发生或者发现道路交通事故的时间、地点;

       (三)人员伤亡情况;

       (四)车辆类型、车辆号牌号码,是否载有危险物品以及危险物品的种类、是否发生泄漏等;

       (五)涉嫌交通肇事逃逸的,还应当询问并记录肇事车辆的车型、颜色、特征及其逃逸方向、逃逸驾驶人的体貌特征等有关情况。

       报警人不报姓名的,应当记录在案。报警人不愿意公开姓名的,应当为其保密。

       第二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处理以下道路交通事故,但有交通肇事、危险驾驶犯罪嫌疑的除外:

       (一)财产损失事故;

       (二)受伤当事人伤势轻微,各方当事人一致同意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伤人事故。

       适用简易程序的,可以由一名交通警察处理。

       第八十四条 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解决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

       (一)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二)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

       (三)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八十五条 当事人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当事人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者自人民调解委员会作出终止调解之日起三日内,一致书面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解。

       第八十六条 当事人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应当在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道路交通事故证明或者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维持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复核结论之日起十日内一致书面申请。

       当事人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者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第八十七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合法、公正、自愿、及时的原则进行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应当公开进行,但当事人申请不予公开的除外。

       第八十八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当事人约定调解的时间、地点,并于调解时间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口头通知的,应当记入调解记录。

       调解参加人因故不能按期参加调解的,应当在预定调解时间一日前通知承办的交通警察,请求变更调解时间。

       第八十九条 参加损害赔偿调解的人员包括:

       (一)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及其代理人;

       (二)道路交通事故车辆所有人或者管理人;

       (三)承保机动车保险的保险公司人员;

       (四)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参加的其他人员。

       委托代理人应当出具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和权限。

       参加损害赔偿调解的人员每方不得超过三人。

       第九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受理调解申请后,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日期开始调解:

       (一)造成人员死亡的,从规定的办理丧葬事宜时间结束之日起;

       (二)造成人员受伤的,从治疗终结之日起;

       (三)因伤致残的,从定残之日起;

       (四)造成财产损失的,从确定损失之日起。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受理调解申请时已超过前款规定的时间,调解自受理调解申请之日起开始。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调解开始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或者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终结书。

       第九十一条 交通警察调解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按照下列程序实施:

       (一)告知各方当事人权利、义务;

       (二)听取各方当事人的请求及理由;

       (三)根据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的事实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确定当事人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

       (四)计算损害赔偿的数额,确定各方当事人承担的比例,人身损害赔偿的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有关规定执行,财产损失的修复费用、折价赔偿费用按照实际价值或者评估机构的评估结论计算;

       (五)确定赔偿履行方式及期限。

       第九十二条 因确定损害赔偿的数额,需要进行伤残评定、财产损失评估的,由各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有资质的机构进行,但财产损失数额巨大涉嫌刑事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委托。

       当事人委托伤残评定、财产损失评估的费用,由当事人承担。

规定如下:

       第一条为了规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保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履行职责,保护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应当遵循公正、公开、便民、效率的原则。

       好了,关于“道路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最新”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道路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最新”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